具足「善友」的條件為何?
*第36偈頌是龍樹菩薩對樂行賢王教誡「應捨離之婦女」,其實,這個道理也是我們交往朋友的一種準則。
1.他沒有與你的怨家敵人有太多牽連。為什麼?如果他與你的怨家敵人牽連,他很可能就會聽信對方議論是非、誹謗譏毀等,最終你們還是作不成朋友。
2.輕視你的人、欺負你的人,這一種人也不堪作為朋友。
3.偷竊盜取你的財物的人,也是不堪作為朋友。
*第37個偈頌是龍樹菩薩向樂行賢王顯明「應敬重親近的婦女」,我們也應將其運用為「堪能親近交往的朋友」。
1.將你視為如同兄弟姐妹的人。
2.與你的心意相合、彼此能互相理解的人。
3.如果朋友能如慈母對待你,這當然是很好的,主要是說他具有慈愛。
*再者,我們以這些條件作為〝取捨朋友〞的準則,相對的,我們也應該思考:我自己是否具備「堪能成為善友」的條件?當你希望別人具備這些條件的時候,你自己是否具足這些條件呢?
另一方面來說,如果你自己具足條件成為他人的善友,那麼,雙方經久相處後,他也會被你的美德所影響,而成為善友來對待你。
摘錄自 熹嘉仁波切闡釋《親友書》 / 妙法樂苑佛學會 合十
關於這部分,有更多的殊勝教授內容,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運用,請詳見fb的貼文~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22127528014803498&set=a.122096585444803498